进入互联网下半场,信息化趋势加剧,流量红利衰退,许多互联网企业不得不开始转型。由郭佳肃创立的屏芯科技,一直在餐饮行业推行“信息标准化”——用统一的“信息语言”将分散的餐饮商家聚合到智能的数据平台,共同“合作”,推动行业发展。2016年,屏芯科技获得美团点评亿级战略投资,率先完成科技转型,深度链接美团餐饮领域,重新定义SAAS市场,推进餐饮行业信息标准化、平台智慧化进程。
一年前,美团点评CEO王兴提出“互联网下半场”概念。他认为,互联网企业需要精耕细作,接地气,用互联网和IT技术为传统行业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,提升用户体验。

屏芯科技行动得更早一些。这家创立于2008年的互联网公司,已在餐饮行业深耕多年。然而,郭佳肃说,屏芯科技创立之初,其实只能算是一家传统的科技公司,不是互联网公司。中国餐饮业的科技化改造一直进度缓慢。屏芯科技创立时,许多餐馆点菜单还是手写,再通过人工送到后厨,效率很低。
屏芯科技开始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在关键节点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。比如针对点菜环节研发了点菜宝,前厅到后厨的效率都得到提升。事实上,每个商家不是孤立的点,而是连接成面,拥更大的信息量,提升数据价值,同时也可基于此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。
2012年,屏芯再启航,开始由科技公司向互联网公司转型。郭佳肃并不想只做一个能上网的ERP,简单地完成链接。在屏芯科技打造的平台上,数据不光是纵向的监控,更多了横向的维度。当信息打破边界后,新的价值便会凸显。2015,屏芯科技的平台正式推出,获得10000多家商户响应,当时,郭佳肃和BAT都有过接触。但是他很清楚,比起单纯的资金支持,屏芯更希望获得战略支持。
郭佳肃回忆,,“王兴对整个下半场的认识非常清晰,而且很务实和严谨”郭佳肃说,“王兴当时就提出互联网服务C端太薄,我们要在未来的下半场做得更厚一些。现在看来,他对当时形势的判断,和后来的走势判断完全一致”。
获得美团点评战略投资之后,屏芯科技开始向更智慧的平台进化,进一步大力推进餐饮信息标准化。目前,市面上餐饮软件过多,且没有统一标准。“没标准,每家的数据库定义都不一样,数据合不起来,等于没用”。郭佳肃说,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真正的数据化。而真正的数据化,会给餐厅老板的经营提供许多参考,“大家语言统一,才能互相对话,数据才能流通”。
对于屏芯来说,标准化软件带来的是管理的高效。屏芯从10000家客户做到50000家客户时,如果用传统管理方式,团队要增加5倍,但实际上屏芯只增加了很少的百分比人数。“你享受标准化的时候是效率最高的,屏芯坚持标准化之路。”郭佳肃说,这正是屏芯科技在互联网下半场的致胜之道。
在郭佳肃眼中,他把餐饮行业的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科技公司按照餐饮老板的需求定制开发,餐饮软件只是辅助工具;第二阶段,SAAS软件公司出现,科技公司面临向互联网转型;第三阶段,餐饮软件企业中出现寡头,B端或可出现估值超百亿的小寡头;第四阶段,小寡头们开始形成差异竞争,各有各的战略定位,将诞生多家上市公司。

郭佳肃说,屏芯科技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,正向第三阶段进发。
随着消费升级,人们对于标准化品质单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品质化小店大连锁成为餐饮发展的主流。郭佳肃判断,在小店大连锁的潮流下,餐饮行业将发生巨变,前端和后端将更进一步融合,标准化语言也将贯穿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。
屏芯科技将抓住这一新机遇,通过标准化产品,为餐饮企业提供更好的管理,“我们可以提供跨越地域服务、即时数据同步和全行业数据,帮助提高决策效率,价值非常大。”
在他的推演中,未来的餐饮场景极可能是这样:分散各处的用户,聚餐前共同线上点餐,美团点评帮助决策,跨越了空间。点餐完毕后,餐馆后厨显示屏开始显示排队菜品,并可提示美味、健康等多重维度,为商家带来大量数据福利,降低成本,同时让用户吃得更好。“这就是餐饮业的猫眼电影,我梦寐以求达成的效果”。
郭佳肃判断,这一天并不遥远,有望在半年内实现。
目前,屏芯科技和美团只做了销售上的协同,真正的杀手锏还没拿出来,“我们正在做平台级的协同,也就是B和C的协同。我们做出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”。
郭佳肃对此充满信心。